弗洛伊德三大理论:弗洛伊德三大理论要点

弗洛伊德的三大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被西方学术界誉为20世纪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与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齐名的三位犹太思想家之一。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创立了精神分析学,为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的正式形成,对整个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心理学理论流派的第二势力。弗洛伊德及其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存在一些考查重点,本文在此就其三大理论即潜意识论、人格结构论以及人格结构发展论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合称为无意识。.

成分位置特点举例
意识人格表层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考试时在头脑中提取关于教学规律的知识点。
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由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努力回忆昨晚做过的梦。
潜意识人格深层由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组成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在弗洛伊德看来,不存在任何自由意志的行为,有些行为表现上似乎出自我们的意识和自由意志,但实际上都是受潜意识力量所驱使的,它们只不过是潜意识过程的外部标志。有意识的心理现象往往是虚假的、表面的和象征性的,它们的真面目、真实原因和真正动机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之中。故他研究潜意识。

二、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按快乐原则获取快乐、避免痛苦。遵循快乐原则。弗洛伊德把本我比作是“一口沸腾的大锅”,它“不知道价值判断,是不好的、邪恶的、不道德的”。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完全处于本我状态。比如:一个本我占主导的人在公园看见自己想吃的冰淇淋会一把抢过来。

2.自我:自我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从本我中汲取能量,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满足本我的需要。弗洛伊德对于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匹马,自我就是骑手,骑手控制着马行进的速度和方向。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自我”在其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一个自我占主导的人在公园看到自己想吃的冰淇淋会用钱买过来。

3.超我: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两个部分。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有意无意依照自己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评价、约束、奖励和惩罚儿童,儿童根据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反馈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当儿童的行为符合父母的道德标准时,父母就给予奖励,儿童将这种行为规范内化并形成自我理想,当儿童的行为违背父母的道德标准时,父母就给予惩罚和批评,使儿童产生内疚感,这种惩罚规则就内化为良心。正是良心和内疚感的作用,儿童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感才得以建立与维持。比如:一个超我占主导的人在公园看到自己想吃的冰淇淋会极力克制自己强忍不吃。

三、人格结构发展论

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认为儿童成人后的很多心理适应问题可以从童年期生活经验中找到根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快乐中枢与性冲动从口唇部位转移到了生殖器。弗洛伊德主张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心理性欲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阶段年龄特点人格障碍
口唇期0-1岁口腔为主,诸如吸吮、咬、吞咽等好吃,过于依赖,自恋,缺乏耐心,贪婪,多疑,悲观
肛门期1-3岁肛门为主,诸如排泄、储留冷酷、破坏性、龌龊、守秩序、爱清洁、固执、吝啬,有强迫行为倾向。
性器期3-5岁性器官为主,诸如抚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恋母情节、恋父情节)攻击和各种各样的性“偏离”
潜伏期5-12岁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向外部环境转向学习和游戏,更多地与同性别伙伴发展友谊
生殖期12-20岁儿童性兴趣转向异性,异性恋的行为明显,个体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的成员

对此知识点已总结如上,建议考生再进行对比识记和理解。做题时,利用以上进行区分即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青春)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